2015.01.17
舊筏灣部落paiwan又稱舊排灣部落
原為排灣族、魯凱族祖先之發源地
舊筏灣海拔8百多公尺,石板屋依山勢而建
與對面山頭的射鹿、高燕與好茶部落隔著隘寮南溪
而雲深之處便是排灣族的聖山「大武山」
舊筏灣部落,在1986年回復原名為「排灣村」
成為全島唯一使用與族名相同名稱的部落
這十幾年來我曾經兩次要來探訪這舊排灣部落
但都是因天災造成山路坍坊無法通行
而都只到此觀景涼亭處休息後就返回了
今天早上原本是要進去霧台鄉阿禮村休閒的
無奈辦好入山證進入到霧台村後
霧台往阿禮的山路正在鋪水泥雙向都封閉
已經無法在前進且霧台村的山櫻花櫻王都還未開
只好下山離開霧台鄉再轉往瑪家鄉來看看
我事先也還不知道通往舊排灣部落的山路如何
只是想能開多遠就開多遠
就是想找個清靜的地方看看山景泡個茶休閒一番也不錯
當這生中第三次開車到此時約是早上的十點半
我們爺嬤孫三人的肚子也有點餓了
因此就在涼亭內吃中餐順便看看山景
由於今天是周六假日上山的遊客也很多
我詢問其他的遊客有關於舊排灣部落的路況時
得知現在已經可以開車進到舊排灣部落
這對我來說是個好消息
因此等用完午餐後我們老小三人決定開車向前挺進舊排灣部落
小Q肚子餓了趕緊補充一下體力
在往舊排灣路上山櫻花有少許已經開花了
眼前山頭上有一片的雲瀑
我在出霧台時就已經在觀察了
可惜今天的視野還不夠清晰
這一段很長的葉岩落石區雨季時可能會有危險
開到這裡已經正式踏上舊排灣部落了
我車子跟著大家停在路旁
開始我的舊排灣部落尋奇之旅
我們爺嬤孫三人終於踏上舊排灣部落的土地了
看看整個舊排灣部落的石板屋已經剩下不多了
這間門外還掛著主人名字的石板屋算是較完整的
當地的原住民工人建議我們上去學校看看
由舊排灣部落的高處眺望前方的山景
雖有藍天但還是有一些霧茫茫
這是已經廢校的舊排灣國小
很多遊客來此都會在校園內拍照的
校園內又種植櫻花與楓樹
由舊排灣國小的高處再次眺望前方的山景
我的鏡頭沒拍到的右邊可以看見北大武山
我沒拍是因今天的北大武山被雲霧給遮住了
學校雖然廢校但還保留這間廁所給遊客使用
只是有人進去看了會不敢上的
參觀完了舊排灣部落國小的遺跡
得知下方還有個很有名的太古拉筏斯瀑布
再次向原住民打聽路況時
跟我說轎車可以再開下去到橋的附近停車
再下車徒步5分鐘就可以抵達瀑布
我心喜這我們爺嬤孫三人一定可以走去瀑布的
從下面這座橋開始一直下坡的走
剛開始路還很平穩小Q也堅持要牽手自己下來走
只是走了好久都還沒聽到水聲
我只好自己一人先往前快走
她們嬤孫兩人在後面慢慢走就好
一般的轎車只能停在橋的附近下車走下去
勉強要開下去會有車底卡住的危險
這裡手機可是完全沒信號喔
底盤夠高的四輪傳動越野車是還可以再開下去
可以節省20~30分鐘的走路時間
走到這裡已經看見太古拉筏斯瀑布了
只是前有一個寫著還我河山的石頭旁
有一條往下切的小徑直通這個瀑布我沒看見
而一直走到最盡頭看見有個石頭寫著瑪拉灣瀑布
我下去的溪底卻沒有看見有往太古拉筏斯瀑布
走到盡頭下去就是隘寮南溪的上游了
這裡有大大小小的瀑布群溪水很清澈
溪谷風光還真是不錯喔
隘寮南溪上面那條吊橋就是射鹿吊橋在88風災時已經毀損了
在隘寮南溪谷上短暫的拍照後
向一位要回去的遊客問了下去太古拉筏斯瀑布的小路
於是再往回走到要接近還我河山這塊石頭旁的小徑
這個小徑是非常陡峭下切到溪谷的瀑布
老婆帶著小Q絕對沒有能力下到溪谷的瀑布
於是拜託這位要回去的大哥在路上如有看見老婆與小Q
請她們走回頭到停車處等我
我則自己一人獨自走這小徑下切到太古拉筏斯瀑布
千辛萬苦總算到達太古拉筏斯瀑布
現在冬季是枯水期瀑布的水量沒有很豐沛但還是很美
太古拉筏斯瀑布(現在更名為沙拉灣瀑布)
在太古拉筏斯瀑布拍完照天已經開始起霧
老婆與小Q還在停車場等我
不敢久留由瀑布區奮力往上爬回山路
又喘又累拖著沉重的雙腳慢慢的走回停車場
當時雙腿已經硬梆梆就是怕雙腿又抽筋更難走
當我抵達停車處時小Q也剛好睡了一覺剛醒來
我問了老婆跟小Q剛才跟在我後面有走多遠
老婆說她看不大對勁早就抱著小Q回頭了
我補充一下水分後就趕緊離開下山囉
今天探訪舊排灣部落最後的過程雖然辛苦
但我覺得今日之旅還是很值得的
車子開上舊排灣部落上午的車潮已經散去回家了
今日探訪舊排灣部落之旅成功完成下山囉
再見了舊排灣部落!
交通路線:
到舊筏灣最好是自行開開車走國道3號長治交流道
→省道台24線→水門→縣道185線→ 鄉道屏35線
→文化園區大門前循叉路右轉續行13公里即到達舊筏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