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7
嘉義縣竹崎鄉觀音瀑布自從921地震受損後封閉
在嘉義縣政府、嘉邑行善團
以及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協力之下
重建了觀音瀑布的建設
整個完成全新完成的步道、吊橋與休息區設施
讓旅客可以再次走進山中
近距離欣賞觀音瀑布美景
睽違23年終於在2023.7.16開始
不用預約就可以來參觀了
目前已經成為竹崎的熱門景點了
我來的這天是周一光是遊覽車就有好幾部了
導航到竹崎觀音瀑布報到處即可
福安宮旁是第一停車場
汽車停一次只要80元
第一停車場有流動公廁
第一停車場旁就是接駁車購票處
從停車場到觀音瀑布入口處約1.8公里
單趟100元來回180元
約5分鐘的車程
懶得走的人可參考
走幾步路旁邊這裡是第二停車場
一樣汽車停一次都是80元
山路很小都是用這種高爾夫球車接送載客的
那天遊覽車的阿公阿嬤很多都有搭呢
像我們這種勇腳就是連車錢都省了
有幾段的上下坡路段就當在運動
靠雙腳走一趟才花20分鐘
山路兩旁都是種植龍眼
而且是粒粒飽滿大顆
但是私人作物且有噴農藥可別亂採來吃喔
整條步道都有類似這種的中途休息區
邊走除了有龍眼樹相伴外
以及看看當地農家擺攤販賣的農產品
還可以看看山景
這裡又是一處中途休息區
看到公廁前面就是接駁車的終點站了
接駁車的終點站設在仁觀一號橋前
回程也是在此排隊的
觀音瀑布入口標示一定是要打卡的
還要往前經過兩座橋才會到售票處
分別是仁觀一號及仁觀二號橋
在第一座橋仁觀一號橋上就可以欣賞溪瀑了
這是第二座橋仁觀二號橋上
兩旁也是有溪瀑可以欣賞
礙於圖太多就沒分享了
過了第二座橋就可以看到售票亭與管制入口處
週五~周08:00~16:00開放
周四固定公休
全票70元/優待票50元/特惠票30元
正式進入園區前面就是重新做的步道
這是仁觀三號橋
整條步道沿著溪畔走
回頭看看仁觀二號橋與溪流
剛剛才走過的仁觀三號橋
溪畔步道的終點是一座很高的樓梯處
這裡是要銜接上面的步道路
以前是鐵做的迴旋梯較難爬
現在這種就像公寓的樓梯腳安全好爬
但是一些長輩看到樓梯腿就軟了
這棟樓梯旁就有瀑布可以欣賞
下面溪谷屬於第一層瀑布區
爬上這棟樓梯的最高處也是觀景平台
由觀景平台往後看來時走的步道
由觀景平台銜接上來就是第二層的瀑布區
第二層的瀑布區的休息區
能爬到這裡的老人已經是不錯了
有的長者就在此休息不再上去了
第二層的瀑布休息區內有賣飲料及現沖咖啡的攤販
第二層的瀑布區的景觀我認為是最美的
今天實在太多遊客了
要等到這種旁邊沒人得畫面很難得
飄谷雨平台這裡看第二層瀑布最美
仁觀四號橋
在仁觀四號橋上看第二層瀑布最壯觀
看看第二層瀑布旁陡上的步道怕了吧
第二層瀑布
高處衝下來的瀑布激盪起陣陣水花
細雨的日子山谷煙雨濛濛
飄飛谷雨景象又被稱為是飄雨谷
過了仁觀四號橋後面才是觀音瀑布步道最累的地方
一路陡上轉好個彎
很多長者都在此打退堂鼓
能繼續往上爬的長者都是要給他們鼓掌的
邊爬邊喘還要回頭看看觀仁四號橋景
千辛萬苦終於克服了陡坡來到了仁觀五號橋
仁觀五號橋上
走過仁觀五號橋旁邊就是第三層瀑布區休息平台
第三層瀑布
第三層與第四層瀑布
但是這個角度無法欣賞到完整的觀音瀑布
還要在休息區旁再往上爬到這間觀音廟前去看瀑布是最清楚的
樓梯是很陡又小條喔
陡梯一上去觀音像就在你的面前歡迎你
剛剛的辛苦也就化為輕鬆了
先去廟前向觀音菩薩拜拜吧
前面是第四層的瀑布也是稱為觀音瀑布
關於觀音瀑布的由來是這樣說的
"從山崖頂端傾洩而下
垂直懸掛在崖壁上的長長白練
形狀像極了側身而立的觀音"
我是沒慧眼看不出來啦
我還以為是因旁邊的觀音廟而命名的呢
觀音廟一樓前
這間觀音廟上面還有一個平台
爬上去看觀音瀑布更清楚
爬上觀音廟的二樓看觀音瀑布
觀音瀑布第三層與第四層一起入鏡
觀音瀑布第四層
注意看有像觀音的側面嗎
也許你們也是跟我一樣不具慧眼呢
觀音瀑布第三層
依正常人來說來遊觀音瀑布不會很累
但雙腳沒力行動不便的人士不適合喔
觀音瀑布風景不錯尤其現在雨水豐沛期
來欣賞觀音瀑布是最適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