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7
位於山上區原台南水道
是台灣總督府衛生顧問技師巴爾登
及其學生兼助手濱野彌四郎進行水源、水質調查後
於一九一二年開始打造
興建十年才完工
大幅改善當時的民生用水品質
迄今近一世紀
原台南水道於二○○五年列為國定古蹟
範圍包含山仔頂的「淨水池區」與曾文溪的「水源地區」
市政府連同緊鄰的山上苗圃一併規劃
面積約五十六公頃,完工、啟用後
將是全台規模最大的水道博物館
剛於今年十月開放參觀
是繼左鎮化石園區之後
成為台南另一處深度旅遊的熱門景點
我們今天也帶著女兒與兩個外孫來個親子遊
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的兩側都有一處停車場
上圖是左側停車場小型車的位子較少
另一處右側停車場較大也有公廁
花園水道博物館的入口處
早上09:30才開始開放購票進入
你看標示牌我們外地人是原價沒優惠的
我們3大2小門票就要400元
入口驗票處
假日才剛開門遊客就很多
這裡是國定的古蹟喔
進入園區後順著「山仔頂大道」直行
今天天氣很好適合外出踏青但有點熱
裡面的佔地看起來很大
光是博物館的前面花園區就很寬廣
宮之森圓環內日治時期栽種的琉球松
原有八棵琉球松目前只剩兩棵
有兒童戲水池夏日來不錯喔
進入博物館前就可以看見三位對台灣水利有貢獻的名人的人形立牌
左:臺灣自來水之父-威廉‧巴爾頓(1856年~1899年)
中:都市的醫生濱野彌四郎-(1869年-1932年)
右: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1886年-1942年)
濱野彌四郎的雕像可見他對台的水利貢獻有多大
前方就是B館快濾筒室
這幾個傢伙才走進來就想吃涼的
飲料的包裝很有特色
B館快濾筒室主要分為三個區域
包括中央擺設快濾筒機具的濾過器室
側邊的化學加藥室及後方的試驗室、暗房、消毒室、辦公室等空間
還有其他區域還沒開放
C館送出唧筒室
於1922年啟用
主體結構由內側磚牆與外側鋼筋混凝土柱樑框架構成
柱樑框架節點擴大斷面增加剛度
也因此形成了建築外觀的最大特色
C館送出唧筒室內有水道紀念商品販售店
另外C館送出唧筒室外還有三間賣餐飲的小店
左邊那間是公廁
A館快濾池室
是地下一層、地面一層之加強磚造建築
外牆淺綠裝修拉毛處理形成特殊質感
屋架則為典型純木造正同柱式桁架
地下層目前還保留完整快濾池管線
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包括博物館區
及相距約一公里的淨水池區
博物館區擁有A館「快濾池室」、B館「快濾筒室/辦公室」
及C館「送出唧筒室」等國定古蹟
及濱野彌四郎碑座與難得一見的豐富林相
淨水池區則包含「淨水池」、「量水器室」、「淨水池步道」
及蝙蝠生態等,兼具文化與生態休閒教育
只可惜目前淨水地區還沒開放參觀